· |
1876年7月3日 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江湾段正式通车 |
|
1876年7月3日江湾段正式通车时,由于此前中国从来没有过铁路,铁轨两旁观众“立如堵墙”。淞沪铁路的前身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吴淞铁路,此后的100多年间,淞沪铁路见证了上海开埠后的荣辱兴衰,也经受了淞沪会战炮火的洗礼。 详情>>  |
· |
1881年6月9日 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铺轨 |
|
1881年6月9日,中国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历经磨难终于动工兴建。7月1日,开平矿务局总工程师、英国人薄内的夫人在唐山钉下了第1枚道钉,11月工程告竣。唐胥铁路全长11公里,每米轨重15公斤,共耗银11万两。由于这段铁路用骡马牵引货车,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 详情>>  |
· |
1904年6月1日 青岛至济南的胶济铁路建成通车 |
|
1904年6月1日,山东大地上第一条铁路胶济铁路修至济南,青岛至济南的干线以及张店至博山,淄川至洪山支线,全长共计440.7公里的铁路全部建成通车。 详情>>  |
· |
1906年4月1日 京汉铁路全线通车 |
|
1906年4月1日,京汉铁路全线通车。京汉铁路原称卢汉铁路,由于民国政府时期,北京称北平,所以又叫平汉铁路。全长1214公里,因力主修建这条铁路才被派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与直隶总督袁世凯一道验收工程后,改卢汉铁路为京汉铁路。 详情>>  |
· |
1909年9月24日 中国自行设计修筑的京张铁路通车 |
|
1909年9月24日,京张铁路比原定计划提前2年建成,工程用费只及外国人估计的1/5。这一铁路的建成,沟通了北京与西北的联系,打破了英国和沙俄企图夺取该铁路建筑权的迷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中国自己建设铁路的信心。 详情>>  |
· |
1909年10月2日 京张铁路举行盛大通车典礼正式通车 |
|
1909年10月2日,从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在南口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这条铁路是中国人自己勘测、自己设计、自己施工修建的。主持这项工程的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  |
· |
1911年5月9日 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 |
|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全国铁路干路收归国有,所有宣统三年以前各省分设公司商办的干路由国家收回。消息传出,全国震动。  |
· |
1923年2月7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吴佩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
|
1923年2月7日,北洋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为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二七”大罢工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中国工人运动从要求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向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情况下发生的。 详情>>  |
· |
1929年7月10日 张学良武力接管中东铁路 |
|
1929年7月10日晨,张学良发兵,以武力接管了中东铁路全线,解除苏方铁路正副局长和各正副处长职务,封闭了全路的苏方职员工会、合作社等团体、 搜查、逮捕了苏方人员200余人,并将其中包括苏方局长、副局长在内的59名 高级职员遣送出境;此外,还封闭了苏联驻哈尔滨的一切外交机关和商务机构。 详情>>  |
· |
1949年11月7日 陇海铁路全线通车 |
|
1949年11月7日,在新中国建立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在铁路职工的奋战下,陇(陕西省宝鸡)海(江苏省连云港)铁路全线通车,全长为1226公里。这条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的全线通车,对新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
· |
1952年7月1日 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
|
1952年7月1日,四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毛泽东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成渝铁路由四川成都到重庆,全长530公里。此铁路从1950年6月16日开工兴建。成渝铁路的修建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西南刚解放,国家财政相当困难。党中央确定修建成渝铁路的原则是“就地取材”,发动广大军民兴建。成渝铁路横穿四川盆地中心,有力地促进了西南地区物资交流。  |
· |
1956年1月4日 中蒙苏三国国际联运铁路正式通车 |
|
1956年1月4日,中、苏、蒙三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乌兰巴托至集宁铁路建成和开始办理货物联运。 详情>>  |
· |
1956年7月13日 宝成铁路全线接轨 |
|
连接祖国西南和西北、全长668公里的宝成铁路,1956年7月13日上午10时在甘肃省徽县黄沙河举行了接轨仪式。宝成铁路修筑单位的六个负责人,把最后六颗特制的银灰色的道钉,钉进了接轨点上的钢轨和枕木。这时候响起了鞭炮声,乐队齐奏,在接轨点停着的彩车,汽笛长鸣,人们热烈鼓掌欢呼,当地的少年先锋队队员和男女铁路职工涌上前去,给铺轨架桥工人的代表献了花。 详情>>  |
· |
1970年7月22日 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
|
1970年7月22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成昆铁路通车。成昆铁路自成都南站至昆明,全长1,091公里。1958年开工,1970年7月通车,1970年12月交付运营。  |
· |
1970年10月28日 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动工 |
|
1970年10月28日正式动工的坦赞铁路,是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人民友谊、团结与合作的象征。 详情>>  |
· |
1975年2月25日 邓小平狠抓铁路整顿 |
|
1975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召开解决铁路问题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主管工业的书记会议。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讲话。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作为中共中央文件下发。邓小平重要讲话的传达和这一文件的下达执行,标志着1975年各条战线整顿工作的开始。 详情>>  |
· |
1978年12月26日 我国第二条交通大干线枝柳铁路通车 |
|
1978年12月26日,沟通我国南北的一条钢铁大道——枝柳铁路,已经胜利接轨通车。枝柳铁路北起湖北枝城,向南跨越界溪河进入湖南境内,在怀化与湘黔铁路相交,然后穿过彭莫山进入广西,在洛满与黔桂铁路合轨,而后到达柳州南站,全长885公里。这条铁路的建成通车,对于改善我国铁路的布局,沟通南北交通,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步伐,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 |
1984年5月1日 全长814公里的青藏铁路西格段正式投入运营 |
|
1984年5月1日全长814公里的青藏铁路西格段正式投入运营。  |
· |
1984年7月30日 我国第一条高原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交付使用 |
|
1984年7月30日我国第一条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交付使用。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全长845公里。  |
· |
1985年12月15日 京秦复线电气化铁路全线正式开通 |
|
1985年12月15日,京秦复线电气化铁路全线正式开通。京秦复线电气化铁路西起北京丰台西站,经双桥、丰润、秦皇岛,东至山海关,全长341公里。西端与丰沙大电气化铁路相接,主要承担山西煤炭至秦皇岛港下水的任务,同时分流京山线部分直通运量,是晋煤外运的北路重要通道。  |
· |
1990年9月12日 举世瞩目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宣告全线贯通 |
|
1990年9月12日,我国兰新铁路西段与苏联土西铁路在中苏边境的新疆阿拉山口站和苏联德鲁日巴站之间胜利接轨,举世瞩目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宣告全线贯通。 详情>>  |
· |
1992年12月21日 大秦铁路全线开通 |
|
1992年12月21日,大同—秦皇岛铁路二期工程及全线开通典礼在秦皇岛北站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为开通典礼剪了彩。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开通典礼上讲了话。 详情>>  |
· |
1994年9月16日 兰新铁路复线全线铺通 |
|
1994年9月16日,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兰新铁路复线提前全线铺通国务院对兰新铁路复线铺通致电表示祝贺。贺电说,兰新铁路复线全线铺通,是我国铁路建设的又一重大成就,它的建成将大大改善西北地区的运输条件,对促进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加强民族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详情>>  |
· |
1994年12月9日 我国首条准高速铁路自动闭塞开通 |
|
1994年12月9日16时,广州至深圳准高速铁路常平至平湖自动闭塞胜利开通。至此,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设计、施工、提供器材的广深准高速铁路自动闭塞工程全部开通。自动闭塞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自动控制信号系统。  |
· |
1995年7月21日 我国北方第一条跨海铁路通车 |
|
1995年7月21日,大连港大窑湾港区新建铁路--金窑铁路正式通车,这是我国北方第一条跨海铁路。  |
· |
1996年9月1日 京九铁路建成通车 |
|
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建成通车。京九铁路是我国目前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第二大工程,投资最多,一次性建成双线线路最长的一项宏伟工程。京九铁路北起北京,南至深圳,与香港九龙相连,正线全长2381公里,加上天津至霸州75公里和麻城至武汉80公里两条联络线,总长2536公里。 详情>>  |
· |
1997年4月1日 中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大提速 最高时速达140公里 |
|
1997年4月1日零时中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大提速。首次开行了快速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78组,特快列车40组,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最高时速达140公里。全国客车平均时速由1993年初48.1公里提到54.9公里。  |
· |
1998年10月1日 中国铁路实施第二次大提速 最高时速达200公里 |
|
1998年10月1日零时中国铁路实施第二次大提速,广深快速列车最高时速达200公里,非提速区段快速列车最高120公里,特快最高140公里:提升了普铁档次,全国铁路平均速度达57km  |
· |
1999年4月15日 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通道――粤海铁路通道工程开工 |
|
1999年4月15日,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通道――粤海铁路通道工程开工。这项工程北起粤西重镇湛江,穿雷州半岛,横跨琼州海峡,全长530公里,于2003年1月7日建成通车。  |
· |
2000年5月8日 中国铁路车辆首次出口发达国家 |
|
2000年5月8日,中国铁路车辆首次出口发达国家。94节铁路车辆在上海港装船运往澳大利亚,这批铁路车辆出口总值380万美元,由黑龙江齐齐哈尔车辆厂制造。  |
· |
2000年10月21日 中国铁路实施第三次大提速 |
|
2000年10月21日零时中国铁路实施第三次大提速,提速线接近一万公里,客车平均时速到60.3公里。列车七个等级调整为三个。扩大了中高级普铁的范围。  |
· |
2001年1月8日 新世纪诞生的第一条铁路新线——西康铁路通车运营 |
|
2001年1月8日清晨,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西安至安康铁路提前一年建成并通车运营。一列由古城西安发出的火车,穿越秦岭,向陕南重镇安康市飞驶。 详情>>  |
· |
2001年10月21日 中国铁路实施第四次大提速 |
|
2001年10月21日零时中国铁路实施第四次大提速,主要针对京广南段,陇海,京九,沪昆,兰新等线提速线增加3千公里,达到时速61.6KM/h。  |
· |
2004年4月18日 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 |
|
2004年4月18日零时 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开始实施。这次提速调图,几大干线的部分地段线路基本达到时速200公里的要求;提速网络总里程16500多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时速65.7公里。  |
· |
2007年4月18日 中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 时速200公里国产动车组“和谐号”面世 |
|
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详情>>  |
· |
2008年8月1日 中国开通第一条高铁 进入高铁时代 |
|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正式开通运营,标准着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京津城际铁路起点为北京南站,终点为天津站。线路全长120公里,其中无砟轨道长度为113.6公里。全线2005年7月4日正式开工,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  |
· |
2010年12月22日 中国建设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正式通车 |
|
2010年12月22日,被业界称为“桥隧博物馆”的宜昌至万州I级电气化干线铁路开始运营。通车后,武汉到重庆约需8个小时,比现在少10小时。当日上午,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火车站举行了简短的通车仪式。10时18分,随着一声汽笛响起,4806次列车从湖北恩施火车站首发,当地“无寸铁”的历史至此终结。 详情>>  |
· |
2011年7月23日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
|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双屿路段,与前行的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这次事故造成40人(包括3名外籍人士)死亡,约200人受伤。 详情>>  |
· |
2012年12月26日 世界最快最长的高速铁路专线京广高铁全线正式运行 |
|
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速铁路京郑段开通,标志着京广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
|
为Ta添加大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