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98年3月5日 周恩来总理出生于江苏淮安 |
|
1898年3月5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周恩来总理生于江苏淮安,原籍浙江绍兴,字翔宇。  |
· |
1919年9月16日 周恩来组织参加的觉悟社成立 |
|
1919年9月16日觉悟社诞生了。当时社员有20人,男女各半。其中包括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马骏、刘清扬、谌志笃等。这个组织比较严密,发展新社员必须有3名以上社员介绍,由全体社员讨论决定。社内还开展批 评和自我批评。 详情>>  |
· |
1920年1月29日 周恩来等天津各界代表20余人因抵制日货而被捕 |
|
1920年1月29日,周恩来等天津各界代表20余人因抵制日货,抗议军警暴行而被捕。半年来他们在狱中坚持斗争,曾以绝食抗议警厅的非法待遇。为营救被捕代表,天津各界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  |
· |
1920年7月17日 因抵制日货的天津被捕学生周恩来等无罪获释 |
|
1920年7月17日,天津地方审判厅法庭开庭,被迫宣布被捕代表无罪,当场释放周恩来等20余人。天津各界代表组织欢迎,将嵌有“为国牺牲”的银质纪念章佩戴在代表胸前。工商界举行欢迎会,周恩来报告了狱中情况,各界代表致欢迎辞。 详情>>  |
· |
1920年11月11日 周恩来赴法国勤工俭学 |
|
1920年11月11日,从日本归国不久的周恩来在上海乘法国邮轮“波尔多”号踏上了去法国的旅途。同行者共400多人,从1919年到本年,赴法勤工俭学者共17批约1700多人。其中有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陈延年、王若飞、邓小平、陈毅、李富春、聂荣臻、向警予、蔡畅、郭隆真、李维汉、李立三、徐特立、陈乔年、张昆弟、罗学瓒、何长工、萧三、李卓然等人。  |
· |
1925年8月8日 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 |
|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周恩来与邓颖超之间的传世爱情一直被世人传颂。他们在相偕相伴中以感情与政治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有时还以红叶、海棠花和书信相互慰籍。  |
· |
1929年11月11日 周恩来组织除掉叛徒白鑫 |
|
1929年11月11日,周恩来组织红色行动组暗杀了中共叛徒白鑫。这一行动被报界称为“东方唯一的大暗杀案”。 详情>>  |
· |
1930年7月5日 周恩来在联共会议上作报告 |
|
1930年7月5日,周恩来应邀在联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作《中国革命新高潮与中国共产党》的报告。他说:“中国革命主要的革命内容还是消灭封建势力与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故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权革命。同时,这一民权革命,是要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联合农民才能完成的”。  |
· |
1941年1月17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出关于撤销新四军番号的通令 |
|
1941年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出关于撤销新四军番号的通令。新四军将领联名通电全国,抗议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罪行。 详情>>  |
· |
1942年9月15日 周恩来总结中共统一战线经验教训 |
|
1942年9月15日,周恩来致电毛泽东,总结中共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育。周恩来认为:我党历来的统战方针是以国共合作为主,同地方实力派和小党派的合作为辅。武汉时期过于重视国共合作,“致完全冷落了各小党派及地方势力,且为国民党所吓住”。 详情>>  |
· |
1951年8月15日 周恩来重申中国对南沙的主权 |
|
1951年8月15日,周恩来指出中国在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之不可侵犯的主权,不论美英对日和约草案有无规定及如何规定, 均不受任何影响。  |
· |
1952年7月12日 周恩来发表声明,严重抗议美国飞机侵略中国领空挑衅行为 |
|
1952年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严重抗议美国飞机侵略中国领空和杀伤中国和平居民的挑衅行为。指出:这是美国政府在其对我国东北大规模进行细菌战后,对中国人民又一次严重的直接的挑衅行为。这种挑衅行为“业已造成了远东更加严重的局势,由于这一严重局势而产生的一切后果,应由美国政府负起完全的责任”。 详情>>  |
· |
1952年8月17日 周恩来总理访问苏联 |
|
1952年8月17日,周恩来总理率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双方在谈判中讨论了有关中国和苏联两国关系中的重要政治与经济问题。 详情>>  |
· |
1952年10月25日 周恩来预言中国将和平转入社会主义 |
|
1952年10月25日,周恩来在全国工商联筹备委员会第二次常委会后,同一些资本家代表人物谈话,在谈到将来用什么方法进入社会主义时说:现在还不能说得很完整,但总的来说,就是和平转变的道路。 详情>>  |
· |
1952年12月21日 周恩来致电联合国抗议美军屠杀战俘 |
|
1952年12月21日,外交部部长周恩来致电联合国大会主席皮尔逊,严重抗议美国在蜂岩岛大批屠杀朝中方面战俘的罪行。 详情>>  |
· |
1953年9月8日 周恩来谈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
1953年9月8日-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49次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会议上作《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报告。 详情>>  |
· |
1961年10月15日 周恩来参加苏共22大,阐明共产党立场 |
|
1961年10月15日—24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参加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大会公开指责未被邀请参加大会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并又一次激烈抨击斯大林。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于19日向大会致词,严肃指出,1957年和1960年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详情>>  |
· |
1962年3月2日 周总理重申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部分 |
|
1962年3月2日,周恩来总理在广州召开的科学工作会议和戏剧创作会议上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这一报告精辟地阐述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批判了1957年以后出现的左的倾向,重申了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是劳动人民—部分的观点。  |
· |
1962年4月2日 周恩来提出国民经济要调整 |
|
1962年4月2日,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上指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的调整要“争取快,准备慢;争取好,准备差”。对调整的措施是:一、精减城市人口;二、进行行业企业排队,决心关一批,并一批,转化一批,缩小一批。三、控制购买力和全面节约;四、控制货币投放,抽紧银根;五、紧缩文教、科研部门。  |
· |
1963年1月29日 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 |
|
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
· |
1963年12月14日 周恩来总理访问亚非14国 |
|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29日,周恩来访问阿联、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阿尔巴尼亚、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缅甸、巴基斯坦、锡兰等14个国家,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了中国人民同亚非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
· |
1964年2月18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援外八项原则 |
|
1964年2月18日,周恩来访问亚非14国期间提出了对外援助八原则。 详情>>  |
· |
1964年2月29日 周恩来总理圆满结束对亚、非14个国家的友好访问 |
|
1964年2月29日,周恩来总理圆满结束对亚、非14个国家的友好访问。周恩来一行先后访问了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10个非洲国家和阿尔巴尼亚,以及缅甸、巴基斯坦、锡兰(今斯里兰卡)3个亚洲国家,共历时72天,行程10.8万里。 详情>>  |
· |
1974年6月1日 病情日益加重的周恩来作第一次大手术 |
|
1974年6月1日,病情日益加重的周恩来作了第一次大手术,从此住在305医院,直到去世。  |
· |
1975年9月7日 周总理生前最后一次接见外宾 |
|
1975年9月7日,周总理生前接见的最后一位外宾是现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劳动党主席伊利耶·维尔德茨。 详情>>  |
· |
1976年1月8日 周恩来同志在北京逝世 |
|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同志因膀胱癌在北京逝世,举国哀悼。  |
|
为Ta添加大事记 |